蔡玲玲谈古彩#9
色彩之韵,是古彩瓷传递神韵的介点。
“夫画者,形也;色者,彩也。” 景德镇古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陶瓷艺术的百花园中保持着个性化的形神之美,成为东方美学的生动注脚。其审美内核深邃悠远,历经岁月淘洗而愈发醇厚,始终坚守着那份纯粹与本真,彰显着民族艺术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为世界艺术宝库贡献着的东方智慧与审美范式。
深入探究古彩瓷的美学价值,既是对传统艺术的回溯与致敬,亦是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有益镜鉴。
古彩瓷的线条之美,是东方美学精神的生动演绎。“书画同源”,此艺术真谛在古彩瓷线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线条绝非简单的轮廓勾勒,而是蕴含着书法的韵律与力量,每一笔转折、每一处粗细变化,皆透着深厚功底与灵动巧思。
那刚劲有力的线条,如刀锋般犀利,于瓷器表面划出阳刚之美,恰似一幅铁画银钩的书法佳作,展现出坚毅、果敢的气魄;而柔婉细腻的线条,则如春日杨柳,随风摇曳,尽显阴柔之韵,又好似一篇飘逸灵动的行楷,传递着婉约、优雅的情致。
刚柔相济之间,瓷器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线条如同灵动的音符,在瓷器舞台上奏响生命的华章,每一个线条都承载着情感与故事,共同编织出古彩瓷那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形神兼备”的至高境界,让观者透过线条,窥见物象内在的蓬勃生机与精神气质。
古彩瓷艺的造型之法,是中国传统美学智慧的结晶。“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古彩瓷造型深谙此道。它源于自然,却又大胆取舍、归纳概括,摒弃繁琐细节,以简洁大气的轮廓、基本几何形状为基底,精准捕捉物象本质特征与内在精神。这种造型理念契合“大象无形”思想,在简洁中蕴含无限想象空间与深邃内涵,每一个造型都是独立的艺术宇宙。
同时,造型注重整体和谐与平衡,各部分比例、空间布局精心考量,视觉上稳定又富变化,给人宁静、安详又充满力量之感,恰似中国古典园林布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于方寸之地营造出深远的艺术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艺术秩序与和谐之美的不懈追求。
色彩之韵,是古彩瓷传递神韵的介点。它大胆运用强烈色彩对比,俗话说“五色令人目盲”,然而古彩瓷却巧妙化对立为和谐。红绿撞出热烈鲜活,黄紫碰出神秘高贵,黑白搭出简约高雅,色彩相互碰撞交融,形成独特语言。这背后藏着情感表达与文化象征。红色在中国文化里是吉祥喜庆,绿色寓意生机希望,黄色象征尊贵富贵……古彩瓷借此传达丰富情感、传承文化精神,每一种色彩搭配都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解读,让观者在视觉盛宴中感受东方文化的情感脉动与精神力量。
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古彩之所以被称为古彩,有着其特定的程式与表现。纹饰、构图、色彩搭配有既定规范,这是对传统与经验的沉淀总结。在中国传统美学“法度”观念下,程式化为创作提供稳定框架,使古彩瓷风格统一。但程式化非一成不变,陶瓷艺术家们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注入新元素、新形式,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完美平衡,让古彩瓷在时代浪潮中历久弥新,既承载历史厚重,又不失活力生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连绵不断、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
当下艺术全球化融合,古彩瓷即坚守民族特色,顺应中国陶瓷艺术多样化趋势,延续民族文化精粹,又以其工艺、材质和创作思维的不断创新,呈现出其时代的审美特征。它以独特东方文化韵味,吸引世界目光,在全球化语境下,让我们重拾文化自信。深入研究古彩瓷美学价值,是对传统艺术的珍视与传承,也是为当代艺术发展寻根固本。当我们在欣赏古彩瓷时,实则是在与千年文化对话,触摸中华民族艺术灵魂,从中汲取滋养,推动当代艺术在传承中创新,于守正中开拓,让古彩之光持续闪耀,永葆活力与生机。
景德镇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是经江西省文化厅于2013年批复成立的一家个人艺术类博物馆,景德镇市“千馆之城”首批创建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法人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西省蔡玲玲古彩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蔡玲玲博士。博物馆以蔡玲玲馆长40余年陶瓷艺术创作历程为主体,是集陶瓷艺术展示、交流、文创、体验、研学、技艺传承、文化传播、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平台,是一家立足瓷都、面向世界、传播文化、服务行业的陶瓷艺术类民办博物馆。
博物馆设有蔡玲玲陶瓷艺术馆、非遗馆、陶瓷手工制瓷体验馆、陶瓷生活美学文创馆、文化交流和设计中心以及配套有餐饮、茶咖、特色民宿等休闲公共区域。
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文旅融合发展,先后与泰国东方大学、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高等艺术院校产、学、研、教基地。通过一系列品牌化运营的探索与实践,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已成为景德镇对外文化展示的窗口,景德镇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
蔡玲玲,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创新艺术金奖、第二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鼎奖”;百花杯金奖;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精品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神工杯”大赛金奖;第十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最佳创意奖;“红色中国”作品展终身成就奖等百余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