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师生一行,走进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开展了中泰艺术家文化交流活动。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师生先后参观了博物馆展陈,并举行了一场以“瓷蕴同心,友谊长青”为主题的中泰当代陶瓷艺术座谈会。
在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馆长蔡玲玲博士的陪同与讲解下,泰方师生先后参观了蔡玲玲陶瓷艺术馆、陶瓷手工制瓷体验馆、陶瓷生活美学文创馆。一幅幅精美而又饱含寓意的作品,让客人们赞不绝口,他们在感叹陶瓷艺术语言的丰富与多彩之余,对蔡玲玲馆长40余年坚守陶瓷艺术创作一线、坚守传承与创新表示了敬佩。
乌隆他尼皇家大学是泰国一所公立综合性皇家大学,学校建于1923年,是泰国建立学校最早的其中一所学校,日前,该校艺术学院博士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在景德镇瑶里举行,是促进中泰文化交流的具体实践。在参观过程中,泰方师生就陶瓷工艺创新、陶瓷艺术生活化等话题,与蔡玲玲馆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博物馆文化交流和设计中心,泰方师生饶有兴致地体验了在超薄瓷板上创作。超薄瓷板是蔡玲玲馆长领衔研发的陶瓷新材料,全称为“一种高强、高透、高平的瓷质薄板”,202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尽管体验创作时间有限,泰方师生很有兴致地在陶瓷薄板上画出自己理想的画作,以纪念此次的瓷都之行。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随后一场以“瓷蕴同心 友谊长青”为主题的中泰当代陶瓷艺术座谈会在博物馆会议室举行。双方就中泰友谊、如何促进中泰陶瓷文化等议题进行了座谈。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器皿,更是文化交融的使者。回溯历史,景德镇精美的瓷器曾远销泰国,深受泰国王室和人民的喜爱。它们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魅力,成为中泰两国早期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璀璨见证。泰国的艺术家们在吸收中国陶瓷技艺的同时,融入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审美和宗教元素,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泰国陶瓷艺术,形成了两国陶瓷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动人图景。
会上,蔡玲玲馆长结合今年应邀创作设计纪念中泰建交50周年陶艺作品“中泰一家亲”瓷盘的创作过程,分享了创作体会。该作品整体以热烈而吉祥的大红色为底色,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繁荣与吉祥,在泰国文化里也有着积极向好的寓意,为这份友谊奠定了温暖热烈的基调。盘边的金色边框,如同为这份珍贵情谊镶上的荣耀桂冠,增添了作品的庄重与华贵之感。画面主体中,一头洁白的大象迈着稳健的步伐,它在泰国文化中是神圣的象征,代表着力量与威严,同时身上承载着善良与忠诚的品质。
双方表示,艺术是世界的语言,陶瓷是友谊的纽带,以瓷为媒,增进彼此的友谊,加强乌隆他尼皇家大学与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共同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交流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