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玲,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创新艺术金奖、第二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鼎奖”;百花杯金奖;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精品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神工杯”大赛金奖;第十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最佳创意奖;“红色中国”作品展终身成就奖等百余奖项。
蔡玲玲谈古彩#3
红绿彩瓷,窑火中绽放的多彩之花。
在中国灿烂的陶瓷艺术长河中,红绿彩瓷宛如一位身着绚丽霓裳的佳人,从历史的深处款款而来,绽放出风姿,它是古彩陶瓷艺术之源,为后世陶瓷美学奠定了瑰丽的基石,开启了彩瓷斑斓的世界。
【红绿交辉,浓烈质朴】
红绿彩瓷源于宋加彩工艺,是元代景德镇匠人以非凡的创造力与审美眼光,从传统中分离并升华出的独特釉上装饰品类。
红绿彩瓷的色彩主旋律是红、绿、黄三色,每种彩又分化出深浅不一的色阶,构成一个丰富而和谐的色彩世界。那红彩,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彩,是用青矾在烈火中煅烧而成,其独特之处在于彩施于器表前便已知晓烧成后的呈色,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精妙掌控,更是艺人对色彩有着精准而敏锐的把握。烧成后的红彩,正红色如熟透的红枣,鲜艳欲滴,带着一种质朴而热烈的生命力量。
而绿彩则显得更为多变,翠绿如春日新芽般鲜嫩欲滴,墨绿则沉稳如深潭,褐绿又添了几分古朴厚重,浅翠绿则清新淡雅,恰似不同季节的绿意在瓷器上流转。黄色也不甘示弱,浅黄如初升的暖阳,明黄似耀眼的金芒,金黄则灿烂如秋日丰收的稻田,为绿彩瓷增添了一抹明亮而温暖的色调。
红绿彩瓷作品1
红绿彩瓷作品2
【灵动疏朗,虚实相生】
红绿彩瓷的构图运笔多以写意为主,其纹饰涵盖了人物、花鸟、山水等多种常见题材,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红绿彩瓷仿佛天生带着一种亲近生活的质朴与灵动。在它的世界里,人物形象或诙谐幽默、或质朴醇厚,花鸟或灵动活泼、或优雅自在,山水则意境悠远,于方寸间勾勒出百姓眼中的大千世界。这些画面,是民间的烟火气与生活趣,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用质朴的色彩和笔触书写着平凡中的诗意。
红绿彩瓷作品3
红绿彩瓷作品4
【釉彩共生,古艳相宜】
红绿彩瓷多以白釉为底色,洁白的釉色如同素净的画布,与大面积的红彩相配合,形成鲜明而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红的热烈奔放,绿的清新雅致,与白的纯净无瑕相互交融、相互映衬,恰似一场色彩的交响乐,在瓷器的舞台上奏响和谐而激昂的旋律。这种色彩搭配,是匠人对色彩美学的深刻理解,也是他们对自然与生活敏锐的感知,让红绿彩瓷在视觉上具感染力和吸引力,令人一眼便沉醉其中。
红绿彩瓷作品5
红绿彩瓷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影响力绵延不绝,为明代五彩瓷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二者之间有着紧密而深厚的关系。明代五彩瓷在继承红绿彩瓷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陶瓷彩绘艺术。从色彩运用来看,明代五彩瓷在红绿彩瓷的三色基础上,又增加了蓝、紫、黑等色彩,使色彩种类更为繁多,搭配也更加复杂精妙,能够呈现出更加丰富细腻的画面效果,但红绿彩瓷那种简洁而鲜明的色彩对比、质朴而生动的艺术风格,始终是明代五彩瓷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
红绿彩瓷作品6
红绿彩瓷作品7
红绿彩瓷,这朵窑火中绽放的多彩之花,以它独特的色彩、质朴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陶瓷艺术的广袤天地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古彩陶瓷艺术的源头活水,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艺术桥梁,为明代五彩瓷乃至整个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与灵感源泉,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让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永恒魅力。
红绿彩瓷作品8